其實沙琪瑪是滿族零食,我小時候超愛吃(現在還是,非常愛),一次吃個七八個也沒問題。後來是在唐魯孫的書上看到竟然這是滿族零食,是糖果子的滿語音譯,難怪怎麼還滿浪漫的名字。
唐魯孫的一系列美食書籍至今都是最愛,他講的菊花鍋子、蓴菜、冰糖蹄髈、北平都一處館子(台北都一處是那邊分出來)、烤肉季(就是小時候的蒙古烤肉),還有北京風俗,例如皇族出殯滿城戴孝、清流派大臣梁鼎芬指甲長得捲起來了也不剪(想想要是這種人在主理國家大事可怎麼得了,根本搞不清楚世界變化),各種好玩事情,我有買齊全套。
唐魯孫自己就是皇親,滿姓他他拉,是光緒帝珍妃瑾妃姐妹的姪孫,所以寫起北京城的事情真是非常好看,我後來會搬去北京,林海音跟唐魯孫給我的影響應該還滿大的。
搬到北京後,發現他們也吃沙琪瑪,最好的地方就是去護國寺小吃買豌豆黃、沙琪瑪,便宜又好吃。豌豆黃超細,其他地方真的吃不到,沙琪瑪很大一塊,也跟台灣吃到的一樣味道。其他零食就太甜,驢打滾、山楂糕什麼的,我就沒那麼常買。
這些古早味零食還是滿好吃的,至少沙琪瑪我現在還吃。如果小七有賣,我不會吃士力架的,沙琪瑪好吃多了。